第216章 清算(四) (第1/3页)

加入书签

郑家公子赔了几个大美女,见不着池家人的面。想要美女回来,见不着人,怎么要?哪怕见到了人,办不成事,仍没法张嘴。真张嘴要人,反得罪了池家,别人更笑他小气。左思右想,大宋国土广阔,单单做丝绸棉布的着名铺子有数百家,各种小作坊成千上万。难道没有池家的生意,我家就做不成衣服了?池家不肯松口,我就去别家购买,照样开成衣铺。他先与南京城中的铺子谈生意,谈不成。见了面几句话说不上,人家就匆匆离开。郑家公子找京畿周围的工坊谈生意,不敢谈。找外地来京畿跑生意的行商,也不敢谈。池家断绝郑家生意的事谁人不知?池家不做的生意,谁敢去做?不是碍于池家皇亲国戚的身份,实是碍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。池家不行垄断,不打压对手,市场很大,谁都可以来赚钱。池家没有以大欺小,允许小作坊公平参与,这很得人心。许多商铺将池家视为领袖。领袖不合作的商铺,他们自然不合作。那些与池家走的不太近的商铺能分出轻重。为了郑家的高价合同,得罪了池家,吃不了兜着走,太不划算。池家的生意遍布全国,其他地区商贾若得罪了池家,池家能轻而易举的将他们赶出地头,在大宋无法立足。虽然池家没有做过这等事,精明的商人肯定要想的周全些,权衡利弊。郑家公子必然找不到别的路子替代了池家生意。

郑家公子无路可退,退了必定破产。成衣铺无成衣售卖,前两日已关了门。他想着既然没有丝绸棉布的工坊与我家做生意,出钱买几家或者开几家工坊,自给自用,不需要依赖旁人,岂不是好?如今市场对丝绸棉布的需求量极高,是个赚钱的行业。想收购现成的工坊,要价太离谱,郑家公子不肯做冤大头。索性自己开几家工坊,能省下大量金银。新开工坊需朝廷的许可证。许可证要实地考察,审验资质,都符合要求仍要半个月下发。郑家没有了库存,成衣铺没衣服卖,如何等半个月?好在他家上面有人,找工部主事隔日就拿到了许可证。买几间空房子,进了设备,招收工人,准备生产。生产丝绸棉布需买入蚕丝棉线。又发现蚕丝棉线工坊也不肯卖给他。郑家总共才几间工坊?因为小利,失去池家这样的大主顾,不是太傻了?原材料行业都靠着池家吃饭,郑家无法挖角,得不到丁点份额。

郑家公子预想的不错。建立丝绸棉布工坊,为成衣铺提供布匹,不会被人掐了脖子。如今买不着蚕丝棉线,难道要继续增加产业,买桑田养蚕,买耕地种棉花吗?棉花今年是来不及了。重金买桑田养蚕,只要愿意花钱就买得到。但这匹蚕刚刚结茧完成,蚕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↑返回顶部↑

上一章 书页/目录 下一页
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: 徒弟反了天 统一天下,从召唤奸臣开始! 斩杀倭奴,使我武学通神 愚园梦魇 穿越占座山 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 开局穿成奶娃子 重生晚唐,从节度使之子开始 流华录 追光剑影江湖录 大唐首驸:我真不想权倾朝野 神威天降九皇子 不再平凡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 三国:卧龙出山,我请刘备赴死 不会点兵,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穿越: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大秦:不装了,我是秦始皇 太子我啊,最喜欢做好事了 磨了10年剑的我终于可以浪了